今年一号文件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上下大力度扶持
杨良金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9年聚焦“三农”,今年突出强调农业科研创新,为加快培养农业实用人才,为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我认为,既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害、解决了当前种田农民的迫切需求,又兼顾了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一线研究、推广农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是万分感激。
今年一号文件中,首次明确了农业科研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研创新体制改革和科研创新任务,全面系统地出台了许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措施。解决农业科研创新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重要内容:
一、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产品供给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民以食为天。”因为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安全战略,尤其是粮食“八连增”,己经打破了我国“五年周期性”(两丰、两平、一灾)的历史规律,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粮田面积的减少;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年轻化、高文化”农民外出创业,农村剩下种田农民的体质、素质下降;加上大旱、大涝、大灾等特大自然灾害的频发,粮、油、果、蔬能确保证市场供给,是农业科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要破解难题、突破资源约束、消除瓶颈,未来粮食要继续增产,根本的出路是靠科技,最大的潜力也是靠科技,强劲的动力还是靠科技。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靠继续增加农业水、土资源来提高单产是不可能。依靠继续增加使用化肥农药来提高单产,不仅种粮效益低,而且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也难以为继。所以必须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
一粒种子可以产生一场革命;一台机器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几十倍。我国目前人均只有占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农业科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要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非农业科技创新不可。但是,我国的农业科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大多属于跟踪模仿,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较多。一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队伍,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却不足4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50%,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农业科研跟不上农业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种田农民的体质与科技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与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相比,农业科研整体水平和支撑能力仍然不强;与亿万种田农民迫切需求科学技术的热情相比,农业科技服务供给能力仍然不足;与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相比,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三是农业科技产、学、研严重脱节,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是优质粮、油增产的瓶颈。我认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到40%,具有实用价值的不到30%,大面积推广应用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在基层推广队伍中,“推广技术老化、行政工作强化、业务工作淡化”等问题突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科研院校只着重于室内研究,着重于理论性研究,忽视了实用性技术研究,着重于小面积试验,忽视了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所以,造成严重的产、学、研脱节。四是实行连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的,加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年轻化、高文化”人才外出创业(如:云南紫云县坝羊乡大坡村16—50岁农民外出创业、河南沁阳市王昭乡感化村全村2000多人口,外出务工人员达600多人,这是全国普遍性问题),种田的都是“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农民,不但体质较差,而且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推广难度比较大。现在农忙季节性用工比企业难,工资比企业高(60岁以上的老人120/天,另外中餐伙食和香烟),年轻人不但不愿种田,而且不会种田、歧视种田,“明天谁来种田”?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重大问题。五是全国仍有50%以上的农技推广机构由乡镇政府管理。造成了农技人员在岗不在职,不但没有农技推广专项经费,而且从事推广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全国大多数市县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条件简陋,日常开展试验示范、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的经费都没有落实,如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六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仍是政府主导,市场化的农业科研成果交易体制不完善。本应作为转化主体的农业企业,只能着重于企业的利润率,淡化了科技大于利益的科技生产力,缺乏自主研发技术和集聚能力,关键技术设备主要靠引进,所以,造成农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除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育种外,品种自主供给不足;我国蔬菜、瓜果、养殖等产业半数以上品种靠进口。我国大多数国产农机产品,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水平。绿色农业投入品严重短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增值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等。今年一号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通过农业科研创新,加大国家投入,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农业科研能够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成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决定性力量。
二、明确了农业科研创新的“四大重点任务”
农业科研的创新重点,包括稳定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学研究。农业科研创新涉及农、林、水、气等多行业、多学科、多领域,诸多产业类型复杂,技术需求多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集中突破。提出了农业科研创新的“四大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突破一批重大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是重大技术创新的先导和源泉,我国农业基础研究薄弱,难以满足持续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长远需要,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取得一批原创性理论成果。二是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抢占现代农业科研和生态农业制高点。我国农业前沿技术研究,整体上与农业高新技术领先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必须把加快推进农业前沿技术研究,纳入农业科研创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三是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取得一批重大先进实用技术成果。我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成果少、技术集成度较低、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的关键,就是忽视了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鉴定和奖励。必须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确保基层“农民鉴定”的先进实用技术能得到上级相关部门重视。四是着力抓好种业创新。“农业要高效,良种更重要”。面对我国种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粮油新品种。文件在促进种业科研创新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对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培育一批选育、推广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加快现代种业发展。
三、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农业科研的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研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农业科研特别是农业栽培技术研究,它是一项“公益性”研究,政府财政投入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问题突出。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农业GDP比例的0.6%,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比例。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水平,又低于全国科研的平均投入水平,导致农业科研投入“欠账”严重。从源头上来看,目前,我国虽然农业科研院校的经费很多,但是,基层农业研究机构都没有经费保证,尤其是地区性的农业科研机构,基本上没有国家经费支持,经费来源全靠地方政府,很多机构都撤了;一些民办科研机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下,虽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是仍然需要得到省级和国家的支持。
针对农业科研长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文件特别提出了具体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财政投入方面提出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研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研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农业科研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仅有政府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文件还提出了,支持发展农业科研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研创新创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农业科研发展。从农村金融上,提出要对未来科研创业进行各种重点的倾斜,进行各种融资服务,为未来的科研支持农业打下金融的基础。
四、机制改革破解了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建立完善农业科研创新长效机制
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差距,主要体现在诸多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5%以上。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科研与农业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主要来源于科研院校,涉农公司大都比较弱小,企业能够直接进行研发、真正有自主创新的技术不多,依赖引进技术开发的优质产品,无法保持长久性。在这一格局下,通过体制改革,使产、学、研真正结合起来,转化为有生产力的优质产品是关键。我国科研院校的考核,是以获得专利或发表论文数量来进行评职称,对成果运用没有硬性要求,忽视了质量,导致科研成果就停留在纸面上。
文件围绕企业在农业科研创新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我国农业科研统筹不力、协同不够等问题,也提出了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和农业科研评价机制,深化科研院校改革等重要措施,努力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更加自主自由、宽松活跃的创新环境。切实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机制。就产、学、研联结松散、农科教结合不紧,科研与产业需求脱节等问题,明确了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其在发展涉农新兴产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建立健全了公益性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农业通过鉴定、登记新的农业科研成果达3000多项,而转化率仅为3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只片面强调市场化做法,却忽视了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导致曾经建立起来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破、人散”。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进大学生难,多数大学生都不愿到基层农技部门工作,中西部地区基层农技人员大专以下学历约占60%。我国农业科研人才6.3万人,农技推广人才56万人。“最后一公里”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文件提出了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创新与推广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服务,通过财政支持来完善基层推广队伍。要求彻底解决基层推广队伍中,“农业技术老化、行政工作强化、业务工作淡化”等问题突出。确保一线的乡镇农技服务人员,经长性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在农业生产时得到农技人员的指导与服务。同时,对目前已有的考核机制进行重塑,让基层农技人员的服务对象——农民来对他们进行评价。唯有这样,才能确保以农民的名义建立的推广体系,真正做到为农服务,才能真正改变“农技服务周到,实际田间不到”局面。
六、加大了农业科技培训,破解了“谁来种田”问题
农业科研创新关键还靠种田农民。据全国原来统计,我国8亿多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民不足5%,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根本谈不上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不仅如此,目前,农村缺乏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或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带头人,不能对农业科技“解码”,所以破解种田“接班人”、培育“新型农民”问题,也是农业创新的基础。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50岁以下的农民,有大多数不在农村种田、不愿种田,“80后”出生的农民有95%以上不在农村种田、不愿种田,“90后”出生的农民就更加不愿意种田、不会种田了。现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是50岁以上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55岁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现在农村“年轻化、高文化”农民外出创业,剩下的是“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农民种田,根据事实状况分析,农村种田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可能只有3.3年。第一产业劳动力严重老化,并且后继乏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种田没有“接班人”谁来种田?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设想十年之后,当在我国粮食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随着年龄变老时,原本是农村的子女不愿种田,更加严重的是他们不会种田,怎么办?我国的粮食安全将何以为继?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必须是农村种田的农民来实现,农业政策的效果最终要在田间地头呈现。因此,探索如何提高种田农民的科技素质,让他们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真正的主人,从而使农业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怎样才能破解“无人种田”的困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国家必须要制定让种粮农民收入超过进城打工的收入,土地流转租赁金应有国家财政“埋单”,才能调动广大粮农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二是积极开展农民培训,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加快推进农业科研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七、建立健全机制,堵住涉农奖金的“漏洞”问题。
国家涉农资金投入增长很大,2011年,中央财政对“三农”实际投入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加上地方各级政府投入,2011年,我国涉农投入大约在2.5万亿。这些巨额资金真正使农民受益,农民对这一要求已十分迫切。近年来,河北、重庆等地曝露出不少官商勾结,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恶性案件。
如何让惠农资金真正地受惠于民,加强第三方建设与监管力度,项目的建设效果应该由国家审计部门,委托第三方调查研究机构,通过随机抽样来调查质量。我国的审计部门对大的民生项目,进行第三方的独立抽样调查审计,从项目效果来决定是否还进行后续拨款。在对支农资金使用实行公开化与透明化的同时,委托第三方的独立研究或调查机构,抽样调查农民的满意度与项目实际使用效果,以此决定该项目的存废,从而提升目前惠农项目使用效果,让农民真正能够受益。
201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