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5日,应芜湖县高效农业研究会会长、党支部书记、芜湖县关工委农科教报告团团长、农民科学家、全国劳模杨良金邀请,芜湖滴水科技学校部分师生到芜湖县高效农业研究会、芜湖县关工委农科教报告团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杨劳模以自己刻苦自学、不懈努力、自强自立、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亲身经历和几十年如一日,醉心于农业科技研究和实验,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科学实践且取得的多项科技成果来回报党、回报社会的精神,为前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师生作成人成才报告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教育。
芜湖滴水科技学校是一所全免费的公益学校,由浙江滴水慈善基金会定点资助。学校依托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和积极参与,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正规职业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一切费用(含生活费)全免。前不久,杨良金已应邀到该校作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融德教、科教于一体的专题报告,给同学们以良好的启发和教育,而更让他们受到鼓舞和感染的是劳模精神。来自芜湖市南陵县贫困家庭的周婷便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在她看来正是杨良金的经历为处在彷徨中的她指引了方向。“杨老师从一名农民成长为一名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民科学家、全国劳模真的不容易,不仅如此,他还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广大农民,我很钦佩。”周婷由衷地说道。正如周婷所说,为了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科技成果,杨良金积极开展科普服务,坚持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难题,提高了农业效益。还通过免费供种、免费培训、免费赠送技术资料与跟踪服务等措施,全力解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题,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杨良金热心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科普知识教育,被聘为县关工委农科教报告团团长,市、县关工委德教报告团报告员,他还安排青少年学生到农科教试验示范基地观摩学习,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了刻苦学习、探索创新的榜样。“杨劳模的这些经历,我听后很感动,虽然我只是中专生,没有大学学历,家庭条件也不好,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的一天。”周婷坚定地说。“杨老师,我和同学们在学校农场里种了一些玉米,前期长势很好,可是到后期就逐渐蔫掉了,不知是什么因?”芜湖滴水科技学校的学生正在向杨良金咨询。“产生这种结果可能是土壤缺肥、植物种植密度大、有病害等原因。”杨良金解释说,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他还在黑板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且做了适当的延伸,简洁、通俗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而且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也产生了浓厚在兴趣,大家都认真做着笔记。
如果说在芜湖县高效农业研究会学习的是自强自立、不懈努力、探索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农科技理论知识,那么学生们在传云绿色果品种植基地的参观也是一堂绝好的实践课。在芜湖县高效农业研究会和县关工委农科教报告团的安排引领下,将师生们带到了陶辛镇最大的,且连片面积达千亩的果品种植基地。每年的5月至9月,这里果实累累,香气四溢,是游客踏青游览、体验采摘乐趣的农业生态景点。当天,虽然太阳火辣辣,但丝毫不影响学生们参观的热情,当大家了解到基地的负责人是一名残疾人却坚决不向命运低头,艰苦奋斗,不仅成了全国劳模,更是将生态农业干的风生水起时,都赞不绝口。置身绿意葱茏的葡萄园,映入眼帘的是40亩收获在即的葡萄,而周边连片低矮的葡萄架上则是缠满了葡萄的枝蔓,枝头是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散发着诱人的气息,面对眼前的一切,大家在参观的同时更是不忘咨询,“这是什么品种?”“种植葡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同学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但都得到了基地负责人认真的回答。人群中一名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的学生引起记者的注意,烈日下,她的额头已经渗出了汗珠,她叫郑黄屿,来自江西省九江市,今年18岁的郑黄屿家境较为贫穷,爸爸患病多方治疗仍不能治愈,无法干农活,维持一家6口人生计的重担都压到了妈妈肩上,懂事的郑黄屿一有空闲就主动帮助妈妈干农活,从不让父母操心,来到学校后更是刻苦学习,逐渐崭露头角。“在这里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到田间地头进行实践,特别是劳模们的事迹让我很震撼,激励着我继续好好学习。”正在葡萄园中参观的郑黄屿告诉记者。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临近午饭时刻,大家意犹未尽,他们三五一伙围住工作人员,一股脑儿地将自己心中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疑惑抛了出来,大家边看、边问、边记,如饥似渴地掌握着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经验。“今天我们共组织了23名学生前来参观,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通过感受劳模的经历、现场体验农事活动,激励大家更好地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他们感恩社会,传承爱心的理想和信念。”芜湖滴水科技学校学生科科长陶九红如是说。 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