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研究会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

来源:芜湖县高效农业研究会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6/7/6 8:11:15 关注度:3308

           研究会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
               芜湖县高效农业研究会四年工作总结

    进入新世纪,研究会继续探索有机结合新思路,与高校院所合作成立芜湖良金高效农业研究院,研究、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科技、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成立芜湖县良金农业技术培训学校,这是安徽省唯一以农民名字命名、分文不收的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建立全国劳模示范基地,加快了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步伐;创办芜湖良金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让合作社成员利益最大化;特批芜湖县良金农业科技创业富民孵化基地,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有效服务经费。
研究会釆取下设:研究院+培训学校+劳模示范+合作社+孵化基地“五位一体”紧密合作的经济模式,以带领农民致富为目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基地做给会员看,党员带着会员干,农民入会宽心放。创新这种有机结合的模式,既能支撑研究会转型升级,又能得到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使会员更好地享受到全程社会化服务。
    一、研究会创新发展的理念,得到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1、坚持研究与推广相结合,注重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
    与高校院所合作成立了芜湖良金高效农业研究院,根据农民文化水平低,听不懂理论知识,将农民听不懂的理论,编成易懂、易学的“傻瓜”技术资料,免费赠送给农民。杨会长讲的先进实用技术农民爱听,举办的培训班场场爆满,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的(顺口溜、速查表、示意图)“三件科技法宝”。出版了《油菜高效栽培理论》专著;“优质油菜机械化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居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承担了国家级重大星火计划“优质油菜机械化集成技术开发”项目;杨会长连续五届应国际油菜组委会主席邀请,出席了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国际油菜盛会,被誉为“从乡村田野走上科学圣殿的杰出典范。”
研究会创办的高效农业研究院成为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杨良金会长被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2、坚持室内培训与指导相结合,提高会员科学种田素质。
在农业、科技、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成立芜湖县良金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是安徽省唯一以农民名字命名、分文不收的农业技术培训学校。没有科技素质武装的农民是不能脱贫致富的,培训学校义务对周边农民进行培训,4年累计举办粮、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300多场次,最多一场参会人员达1000多人,培训农民5多万人次,无偿赠送技术资料20多万份。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步伐,采取激励措施,设立一、二、三等高产竞赛奖,对优质油菜、优质水稻高产户进行物质奖励。专门制作了《油菜超稀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专题片,通过中央7套在全国播出,使该技术在省内外推广面积超过1000多万亩,带动农户1000多万户,创直接经济效益超过百亿元。
    3、坚持劳模示范与观摩相结合,加快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步伐。
    研究会是以农村乡土人才为核心组建起来的,这些人率先致富的重要因素就在于能够相信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发展新事物。研究会做到在产业发展敢于、善于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在示范的基础上推广,在推广中不断创新,走在了市场前面和群众前列。把培训现场办到田间地头,解答群众疑问,实现示范、辐射效应的最大化。劳模示范基地以带领农民致富为目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实现了“基地做给会员看,党员带着会员干,农民入会宽心放”的目标。
    4、坚持人才与资金优势相结合,让合作社成员利益最大化。
进入新世纪,研究会继续探索有机结合新思路,创办芜湖良金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为了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和资金两大优势,新建粮食红外线远光电热风炉和全自动烘干机,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什么优质产品效益高”,什么优质新品种市场前景好”,“怎样提高优质粮油产量和质量”等问题,既是合作社成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的困惑,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障碍。
    合作社通过统一育种、统一品种、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利润统一分配等管理模式,生产的“芜湖贡米”通过爱科赛尔公司欧盟有机产品认证;获得第八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中国保健营养暨微量元素产品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芜湖大米”入选农业部名特优新产品目录。
    5、坚持孵化基地与项目相结合,为合作经济组织争取惠农政策。
    芜湖县特批“良金农业科技创业富民孵化基地”,不但使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和市场间紧密贯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而且使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和农业项目这两个层面上都能得到支持,从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全县比较优秀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主动要求加入研究会,促进了研究会的发展壮大,组织化程度得到了提高。这样既增强了合作经济组织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又使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开阔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愿望不断强烈,从中获得科技意识的增强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因此,研究会的发展壮大,必将成为新农村精准扶贫的主力军。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分”的方面做得较好,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一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断层;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间的职能定位不明晰,原本属于政府所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被承包或转包给个人;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求存在差异,现有的服务主体在产前、产中提供的服务较多,产后服务薄弱,造成了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过于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农民利益;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管理存在弊端,政府为了卸财政包袱,提高了农民寻求服务的成本;五是农业金融、保险部门为农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大力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
财政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关键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农业生产单个环节向全程生产服务转变;从小规模分散服务向大规服务转变;从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实现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
重点支持作业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的深耕、农作物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环节和资金投入量大、技术难度高,单个农户做不了的工厂化育供苗、烘干、储藏等现代农业集约运用环节,促进现代农业推广应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良性发展的有效服务模式,研究会走在了全国前列。
    1、研究会承担了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从2013年开始,研究会承担了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中央财政共投资39万元,自编培训教材,课堂教学和田间地头现场讲学相结合,还组织农民外出考察交流,拓宽视野,对培训学员手把手教,并承诺对每一位学员毕业后连续3年跟踪指导,培训的130个新型职业农民,有农业承包大户、回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并将学员组织起来,建立了互帮互助制度、联合担保贷款制度、银会合作制度、申报孵化基地项目制度等,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让农民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
    2、合作社承接国家财政部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
芜湖良金优质稻米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6月,经芜湖县工商局登记成立,注册资金110.08万元。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科技为支撑,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品牌化战略,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中央财政资金70万元,新建粮食烘干设备10台套,总投500多万元。
    为进一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2016年,总投资57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建设1200 m2农机大院钢结构配套设施,建设5亩育秧工厂,购置7台大型插秧机、5台大型拖拉机等配套设备,研究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能力达2万多亩。
    总而言之,研究会创新机制,既是转型升级的动力,也是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主体,起到了五个方面的升级转型作用。一是从单一推广农业技术为主,向育种、生产、加工、统一品牌销售为一体的技术经济实体转型;二是从单一生产经营为主,向互联网+联合营销转型;三是从群众社团松散型为主,向实体化、企业化、法人化、行业化紧密结合转型;四是从单一的技术优势为主,向既有技术优势、也有品牌优势、联合优势、人才优势转型;五是从注重数量不求质量为主,向打造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精品,叫响一个品牌,带动整个行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新机制转型。


                                      

                                               2016年7月6日